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举行-尊龙凯时旗舰厅

 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举行-尊龙凯时旗舰厅
科大要闻
当前位置: 尊龙凯时旗舰厅 > 科大要闻 > 正文

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举行

作者:董峻诚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刘奕辰   终审:李鲲鹏 点击: 日期:2024-09-21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全面落实山东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理论研讨,深入交流经验做法,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9月21日,第四届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峰论坛暨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工作推进会在青岛举行。山东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思政处(宣教处)处长陈成标、副处长仇宝艳,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罗细亮,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红凛,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高保卫、冀萍出席开幕式。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部长张洪坤主持开幕式。

陈成标在致辞中介绍了山东省近年来全面实施思政课改革、统筹谋划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有关情况。他表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注重从思想认识、工作机制、内容资源、师资队伍方面做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各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体要高质量抓好项目建设,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索形成一套工作机制,打造一批示范“金课”,产出一批优质资源,孵化一批品牌活动,形成一批高水平教研成果,培养一支优秀思政课教师队伍,努力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齐鲁”样板,为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罗细亮表示,青岛科技大学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好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双协同、双提升”牵头单位的作用,始终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主动对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扎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多维路径,集中集体智慧共同打造思政“金课”,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后,刘红凛作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高保卫、冀萍、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主任张彩霞分别作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辅导报告。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高校及区域特色资源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特色做法、实践经验展开研讨交流。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抓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打通育人格局,要探寻多元化实施路径,优化教研活动,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要全方位增强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整合更加多样开放的“大思政课”资源,为搭建思政课实践平台提质增效,力求通过多维路径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尽快推出一批更具鲜明辨识度、更具辐射影响力的建设成果,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育人实效。

据悉,此次论坛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主办,青岛科技大学、青岛二中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省内高校部分马院负责人和各地市基础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会议。山东省将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始终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进程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积极探索思政育人教学工作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方法。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在改革创新中稳步推进、逐步深化,思政育人新样态加速形成。一体化共同体将从方向上用好党建引领引擎,纵向破除学段壁垒,实现各学段教学内容有序进阶、协同推进,横向搭建互联互通思政教育平台,将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成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省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库,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一体化设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服务引领。

尊龙凯时旗舰厅
  • 崂山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 高密校区: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教科产融合学院(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

网站地图